2型糖尿病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黄斑水肿等眼部并发症,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暂时性视力波动。
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视网膜微小血管,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视物模糊、黑影飘动甚至失明。若同时存在高血压或高血脂,血管损伤会进一步加重。其次是白内障,由于晶状体代谢紊乱,患者会出现逐渐加重的视物模糊,尤其在强光下更明显。此外,黄斑区液体积聚引发的水肿也会导致中心视力下降,表现为视野中央出现暗点或变形。
部分患者血糖水平剧烈波动时,可能出现暂时性视力变化。例如血糖急剧升高可引起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屈光度变化,表现为短期内视力波动,但这种现象通常在血糖稳定后缓解。
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平时严格监测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若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眼底造影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