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等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多项研究证实,早期采取健康管理手段能够显著降低发病风险,特别是对于存在肥胖、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人群效果更为明显。
1、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将BMI控制在24kg/m²以下,腰围男性不超过90cm、女性不超过85cm。研究显示减重5-10%可使糖尿病风险降低58%。可通过饮食日记、体脂监测等方式科学管理体重,避免盲目节食。
2、合理膳食
每日总热量摄入减少500-750kcal,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控制在50-60%,增加全谷物占比至1/3以上。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限制红肉摄入每周不超过500克,避免含糖饮料及精制糖摄入,选择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
3、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心率达到(220-年龄)×60-70%。结合抗阻训练每周2次,每次8-10组主要肌群锻炼。久坐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每日步数建议达到8000-10000步。
4、代谢指标监测
重点关注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每半年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维持在5.7%以下。同时关注血压、血脂等指标,血压应稳定在130/80mmHg以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
建议具有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6.9mmol/L或糖耐量异常)的个体,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35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6-12周需复查OGTT。建立健康档案持续跟踪代谢指标变化,必要时在专科医生评估下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