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Bil与胆道疾病有何关联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胆红素(Bil)是胆道疾病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异常常与胆汁排泄受阻或肝细胞损伤相关。胆道疾病如胆管阻塞、胆囊炎等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进而引发黄疸等症状。

胆红素主要由衰老红细胞分解产生,经肝脏处理后随胆汁排入肠道。当胆道系统发生病变时,胆汁排泄受阻,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导致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常见的胆结石可能嵌顿在胆总管,造成机械性梗阻;胆管炎引发的炎症反应会使胆管壁水肿,加重胆汁淤积;恶性肿瘤如胆管癌则通过占位效应直接阻断胆道通路。

长期胆红素升高可引发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浓茶色及陶土样大便等典型表现。这些异常提示可能存在胆道系统的器质性病变,需通过腹部超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部分患者可能伴随皮肤瘙痒、脂肪泻等胆汁酸代谢紊乱症状。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胆红素升高或黄疸表现,建议尽早就医排查胆道疾病。临床常根据病因采取内镜取石、抗感染治疗或手术干预等方式恢复胆道通畅,同时需监测肝功能变化,避免继发性肝损伤。日常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胆汁淤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