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能对孕妇造成严重危害,常见的影响包括大出血、器官功能衰竭、胎儿风险增加、休克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孕妇若出现相关症状,需立即就医干预。
1、大出血
DIC会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孕妇可能出现产后大出血、手术切口渗血或皮下瘀斑,严重时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产科并发症时。
2、器官功能衰竭
微血管内广泛血栓形成会导致器官缺血缺氧。孕妇可能突发急性肾衰竭(少尿或无尿)、肝功能障碍(黄疸)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中羊水栓塞引发的DIC最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3、胎儿风险增加
母体DIC会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胎儿可能出现宫内窘迫(胎心异常)、生长受限甚至胎死宫内,特别是在胎盘早剥导致的DIC中,胎儿死亡率可达30%-50%。
4、休克风险
DIC常伴随全身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孕妇可能迅速出现低血压、四肢湿冷等休克表现,羊水栓塞引发的DIC可在数分钟内导致循环衰竭。
5、凝血功能异常
DIC同时存在凝血与纤溶亢进,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骤降、D-二聚体显著升高及凝血时间异常。这种矛盾状态使治疗难度加大,既要控制出血又要预防血栓。
孕妇若出现不明原因出血、血压骤降或胎动异常,应立即到产科急诊就诊。治疗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包括补充凝血因子、抗凝治疗及原发病处理,必要时需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及时规范的救治可显著改善母婴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