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DIC患者如何改善生活质量?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改善生活质量需从疾病控制和身心管理两方面入手,主要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凝血异常、加强营养支持、开展心理干预及定期监测等综合措施。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

1、积极治疗原发病

约80%的DIC由感染、恶性肿瘤或产科并发症诱发。控制原发病是根本措施,如脓毒症患者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药物,白血病患者需进行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后,继发的凝血功能紊乱往往随之缓解。

2、纠正凝血异常

在出血倾向明显时需输注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低于20×10⁹/L时需输注机采血小板。对于以血栓形成为主的DIC患者,可短期使用注射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输血治疗需严格遵循凝血功能检测结果,避免过度输注。

3、加强营养支持

DIC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建议每日摄入1.2-1.5g/kg优质蛋白,选择鱼肉、蛋羹等易消化食物。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可通过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K等参与凝血因子合成的营养素。

4、开展心理干预

病程超过3个月的患者中,约60%会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心理状态,家属应协助患者记录出血症状日记,避免过度关注躯体症状。建议参加病友互助小组,分享应对疾病经验。

5、定期监测调整

每周检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血小板计数,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居家期间注意观察皮肤瘀斑变化、尿液颜色等出血征兆,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DIC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软毛牙刷预防牙龈出血。建议穿着宽松衣物,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抗凝药物剂量,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