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DIC患者如何预防感染?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可通过环境管理、个人卫生维护、无菌医疗操作、营养支持以及药物预防等方式降低感染风险。由于DIC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且常伴随免疫功能受损,感染防控需系统性实施。

1、环境管理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每日使用紫外线或含氯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杀,床单位及医疗器械需定期清洁。限制探视人数,避免交叉感染风险,尤其需隔离呼吸道感染人群。

2、个人卫生维护

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腹股沟,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口腔护理需使用生理盐水或氯己定含漱液,每4-6小时进行一次,预防黏膜破损继发感染。

3、无菌医疗操作

静脉穿刺、导尿等侵入性操作前需严格执行手卫生,采用碘伏或酒精进行皮肤消毒。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应每日评估置管部位,出现渗液或红肿需及时处理。

4、营养支持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通过肠内营养剂补充谷氨酰胺。对于吞咽困难患者,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输注白蛋白、免疫球蛋白提升机体防御能力。

5、药物预防

根据感染风险评估,可预防性使用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等广谱抗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适用于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者,需监测血常规调整用量。

DIC患者需动态监测体温、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发现感染征象应立即进行血培养及药敏试验。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肝素等抗凝药物加重出血风险,所有干预措施均需在重症医学科及感染科医师协同指导下实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