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DIC治疗有哪些方法?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原发病治疗、抗凝治疗、替代治疗、抗纤溶治疗以及器官功能支持等,需根据具体病情综合选择。该病症属于危急重症,建议在重症监护条件下由专业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

1、原发病治疗

积极控制感染、清除坏死组织或终止妊娠等基础疾病是治疗关键。例如脓毒症引发的DIC需使用头孢曲松钠、美罗培南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产科并发症需立即清除宫腔残留物。

2、抗凝治疗

在早期高凝状态阶段,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能抑制凝血酶生成。治疗期间需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肝素过量时可用鱼精蛋白中和,出血风险较高者需谨慎使用。

3、替代治疗

当血小板低于20×10⁹/L或存在活动性出血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冷沉淀物补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提升血小板计数,每次输注量通常为10-15ml/kg。

4、抗纤溶治疗

仅用于明确存在纤溶亢进且无血栓风险的患者,常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用药时机需严格把握,过早使用可能加重微血管栓塞。

5、器官功能支持

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机械通气,肾功能衰竭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休克患者需液体复苏联合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

出现皮肤瘀斑、黏膜出血或多器官功能异常时应立即就医。治疗过程中需动态监测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及器官功能指标,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输血治疗时需严格进行血型交叉配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