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通常可以检查出部分心脏病,但具体检出情况需根据心脏病的类型而定。MRI对结构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较好,但对某些功能性或血管性心脏病的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
1、结构性心脏病
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清晰显示心脏结构异常。对于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等结构性病变,MRI可准确评估心肌厚度、心室大小、心脏解剖异常等情况,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冠心病
MRI对冠状动脉狭窄的直接诊断效果有限,但可通过心肌灌注成像和延迟强化技术间接评估心肌缺血或梗死范围。对于冠心病患者,通常需结合冠状动脉CTA或造影进行综合判断。
3、心脏功能评估
MRI能精确测量心室收缩功能、射血分数等参数,适用于心力衰竭、心肌运动异常等功能性心脏病的评估。电影MRI技术可动态观察心脏搏动和瓣膜活动状态。
心脏MRI检查无电离辐射,但检查时间较长且对患者配合度要求较高。建议存在胸闷、胸痛等症状的患者及时到心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等初步检查结果,合理选择MRI、心脏超声或冠脉造影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检查前需去除身上金属物品,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植入物者禁忌该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