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MRI一般可以发现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部炎症或感染等问题。MRI检查通过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脑组织的细微结构变化,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1、脑血管疾病
MRI可识别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变。例如在急性脑梗死中,弥散加权成像(DWI)能在发病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显示缺血区域。对于慢性脑出血,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能检测含铁血黄素沉积,常用于诊断脑血管畸形或微出血灶。
2、脑肿瘤
MRI能区分脑膜瘤、胶质瘤等肿瘤类型。通过增强扫描可显示血脑屏障破坏区域,多序列成像能判断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波谱成像(MRS)还能分析肿瘤代谢物,辅助鉴别肿瘤良恶性,例如胶质母细胞瘤常出现胆碱峰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降低。
3、脑部炎症或感染
MRI对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有诊断价值。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中,T2加权像可见颞叶内侧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脑膜强化。对于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疾病,MRI能发现脑室周围白质的斑块状病灶,活动期病灶可出现强化表现。
进行脑部MRI检查时需去除金属物品,体内有起搏器或金属植入物者应提前告知医生。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影像科医生解读,临床医生会结合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若发现异常病灶,通常需要定期复查或进一步进行增强扫描、功能磁共振等特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