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视力模糊、眩光感、近视加深、复视或多视以及颜色感知变化等。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出现,需结合专业检查明确诊断。
1、视力模糊
早期白内障患者常出现无痛性、渐进性的视力下降,尤其在强光或暗光环境下更明显。这是由于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透明度下降,光线无法正常聚焦于视网膜,患者可能感觉眼前蒙雾或视物不清。
2、眩光感
晶状体混浊会使光线发生散射,患者在强光照射或夜间面对车灯时,可能产生光晕、星芒状眩光等不适感。部分患者甚至因此出现畏光症状,影响夜间活动能力。
3、近视加深
晶状体核硬化会导致屈光力改变,使原有近视度数加深或出现短暂性近视。患者可能发现老花眼症状暂时减轻,但伴随看近处物体时出现重影现象。
4、复视或多视
单眼复视是白内障的特征性表现,因晶状体不均匀混浊导致光线折射异常,可能出现单眼视物重影。随着病情发展,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将一个物体看成多个影像的情况。
5、颜色感知变化
晶状体颜色变黄或褐化会影响色觉,患者对蓝色、紫色等冷色调的分辨能力下降,可能出现视物偏黄或颜色饱和度降低的情况,对比敏感度也会随之减弱。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视力测试及眼压测量等专业评估。确诊后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等方式延缓进展,并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