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青光眼如何早期发现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青光眼的早期发现通常可以通过定期眼压测量、视神经检查、视野检查、关注家族史以及高危人群筛查等方法实现。早期诊断对预防视力损害至关重要,建议高危人群及有症状者及时就医。

1、定期眼压测量

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mmHg,若测量值持续偏高,可能存在房水循环障碍,需进一步排查。但需注意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因此不能仅依赖单一指标。

2、视神经检查

通过眼底镜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视盘形态,若发现杯盘比增大超过0.6、盘沿出血或神经纤维层变薄等特征性改变,提示视神经受损。此项检查能发现早期结构性损伤。

3、视野检查

使用自动静态视野计检测30度范围内光敏感度,早期可能呈现鼻侧阶梯状缺损或旁中心暗点。约40%的视神经纤维损伤后才会出现自觉症状,因此定期筛查可发现功能性改变。

4、家族史评估

直系亲属患病者发病风险增加4-9倍,建议此类人群从40岁起每年进行全套青光眼筛查,包括基因检测等先进手段。

5、高危人群筛查

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房角结构异常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循环障碍易继发青光眼。此类群体应每半年监测眼压和视神经状况。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2年进行眼科体检,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或糖尿病患者需每年检查。若出现虹视、夜间视力下降、眼胀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早诊早治可使90%以上的患者保持有用视功能,延误治疗则可能导致不可逆性失明。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