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类外用药使用前需注意清洁患处、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接触眼口鼻等黏膜、进行过敏测试以及正确保存等事项。正确使用有助于发挥药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1、清洁患处
使用前需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洁皮肤表面,去除污垢和分泌物。若存在开放性伤口,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消毒后再涂药,避免直接涂抹刺激性药膏导致感染加重。
2、阅读说明书
需核对药品名称、有效期及适应证,确保药物对症。乳膏类每日使用不超过3次,喷雾剂需保持15cm喷洒距离,贴剂需避开毛发密集部位。禁用人群需严格遵循说明书记载。
3、避免接触黏膜
眼睑、口腔等黏膜部位皮肤薄弱,接触含酒精、水杨酸等成分的药品可能引发灼痛。若不慎入眼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鼻腔误喷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4、过敏测试
首次使用前在手腕内侧或耳后涂抹硬币大小药膏,观察24小时无红肿瘙痒方可继续使用。激素类药膏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若出现皮疹扩散需立即停用。
5、正确保存
未开封药品需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温度不超过25℃。开封后需拧紧瓶盖,滴眼液等无菌制剂开封后有效期缩短至28天。需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的高处,避免误食。
使用外用药期间若出现烧灼感持续加重、皮肤溃烂或呼吸困难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用清水洗净残留药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前需咨询医师,避免与其他外用制剂叠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