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时选择OTC药品需根据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性用药,常见药物类型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镇咳祛痰药以及中成药等,需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1、解热镇痛药
若出现发热、头痛或肌肉酸痛等症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胶囊等药物。此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症状,但需注意避免与其他含同类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时服用,防止药物过量。
2、抗组胺药
针对打喷嚏、流涕等过敏症状,可选择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但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
3、镇咳祛痰药
干咳明显时可用右美沙芬糖浆抑制咳嗽反射;痰液黏稠者可用氨溴索口服液稀释痰液。需注意镇咳药不适用于伴有大量痰液的咳嗽,以免阻碍排痰。
4、中成药
风寒感冒可用感冒清热颗粒,风热感冒适用连花清瘟胶囊。中成药需辨证使用,如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或无汗等症状属风寒证,而咽痛、黄痰等症状多属风热证。
感冒期间应多饮水、保证休息,避免自行混用多种复方感冒药。若用药3天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高热(体温≥39℃)、胸痛、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或慢性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