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VTE患者如何自我监测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自我监测通常包括观察症状、体征监测、药物管理、记录日常情况以及定期复诊。这些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降低并发症风险。

1、观察症状变化

患者需每日关注下肢是否出现肿胀、疼痛或皮肤发红、温度升高等异常。若发现单侧腿部突然肿胀或疼痛加重,可能提示深静脉血栓进展。同时需警惕胸痛、呼吸急促、咳血等表现,这可能是肺栓塞的征兆,需立即就医。

2、体征监测

建议每日定时测量双下肢周径,在膝盖下方10cm处用软尺测量并记录对比。可使用家用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正常值应维持在95%以上。测量时注意保持平静状态,避免运动后立即检测影响准确性。

3、药物管理

抗凝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设置服药提醒避免漏服。注意观察牙龈出血、鼻衄、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女性患者需关注月经量变化。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特别是华法林使用者需定期监测INR值。

4、记录日常情况

建立健康日记,记录每日活动量、久坐时间、症状变化及用药情况。注意记录饮水量及饮食结构,避免大量摄入维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动物肝脏,以免影响抗凝效果。

5、定期复诊检查

按照医嘱间隔进行D-二聚体、凝血功能、超声等复查。携带监测记录本就诊,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若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仍需每3-6个月评估肝肾功能。

患者应穿着医用弹力袜辅助治疗,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1小时活动下肢。若出现头痛伴视物模糊、血尿或黑便等异常出血表现,或原有症状持续加重,应立即联系主治医师。治疗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