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增长是其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随着人体衰老,血管内皮功能逐渐衰退,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凝血系统活性增强,这些变化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1、血管功能下降
年龄增长会导致血管弹性减弱,静脉瓣膜功能退化,血液回流速度减慢。下肢静脉血液淤滞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更容易在局部聚集,形成深静脉血栓。
2、合并症增多
老年人群常伴随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可能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或激活凝血系统。例如,恶性肿瘤患者体内促凝物质释放可诱发高凝状态。
3、活动量减少
老年人因关节退变、心肺功能下降等因素,日常活动量普遍降低。长时间卧床或久坐会使肌肉泵作用减弱,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下降约50%,显著增加血栓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VTE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指数上升,但年轻人群在创伤、妊娠、服用避孕药等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发病。建议高风险人群穿着梯度加压弹力袜,术后患者尽早进行踝泵运动,存在明显肿胀或胸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