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以及压力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患者应尽早就诊,由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抗凝治疗
此为VTE的基础治疗手段,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防止血栓扩大。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片、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对于急性期患者,可能需先使用肝素类药物快速起效,再过渡至口服抗凝药。
2、溶栓治疗
适用于高危肺栓塞或广泛深静脉血栓患者,通过注射阿替普酶、尿激酶等药物直接溶解血栓。此方法出血风险较高,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禁用于近期有出血史或手术患者。
3、手术治疗
当出现股青肿、血栓脱落导致致命性肺栓塞时,可能需行导管取栓术或外科血栓切除术。开放性手术多用于髂股静脉血栓,需在血管外科专科进行。
4、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针对抗凝禁忌或反复肺栓塞患者,通过介入手术放置滤器拦截脱落血栓。新型可回收滤器可在血栓风险降低后取出,减少长期并发症。
5、压力治疗
穿戴医用弹力袜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并预防血栓后综合征。建议压力等级为20-30mmHg,需每日持续穿戴,配合踝泵运动效果更佳。
出现下肢肿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确诊后严格遵医嘱用药。抗凝治疗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定期复查D-二聚体、超声等检查。若出现牙龈出血、黑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主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