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静脉血栓栓塞症如何预防

赵艳平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静脉血栓栓塞症可以通过基础预防、药物预防、机械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及定期检查等方式进行预防。具体方法需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1、基础预防

日常应避免久坐或久站,建议每隔1-2小时适当活动下肢,如踝泵运动、散步等。保证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饮食上减少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同时需戒烟、戒酒。对于长期卧床者,家属应协助进行被动肢体按摩。

2、药物预防

存在高危因素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这类药物能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但需注意出血等不良反应的监测。

3、机械预防

对于术后或活动受限患者,可穿戴梯度加压弹力袜,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医院常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通过周期性充气加压的方式模拟肌肉泵作用,减少下肢血液淤滞。

4、积极治疗原发病

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会显著增加血栓风险,需通过降压药(如硝苯地平)、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或规范化疗等治疗手段控制基础疾病。房颤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5、定期检查

高危人群建议每3-6个月进行D-二聚体、凝血功能检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必要时通过静脉造影明确诊断,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需要综合施策,特别是术后患者、孕妇、肥胖人群等高危群体更应加强防护。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或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应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任何抗凝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