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是什么?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具体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血液体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以及动物传播等,需加强防护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1、接触传播

埃博拉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呕吐物、排泄物等体液传播。例如照顾患者时未佩戴防护装备,或接触被污染的衣物、床单等物品,均可能造成感染。医护人员和家属因密切接触患者,属于高危人群。

2、血液体液传播

输入感染者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病毒污染的注射器、手术器械等医疗设备,均可导致病毒传播。在疫情暴发地区,不规范医疗操作或共用针头会显著增加感染概率。

3、性接触传播

康复者的精液中可能持续携带病毒数月,通过性行为可将病毒传染给性伴侣。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康复男性在痊愈后12个月内需使用避孕套,或经两次精液检测阴性后再恢复无保护性行为。

4、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中的血液接触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哺乳期妇女的乳汁中也存在病毒,需避免母乳喂养以防止新生儿感染。

5、动物传播

接触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果蝠、猴子等动物尸体,或食用未煮熟的感染动物肉类,可能成为病毒从动物传播给人的途径。西非地区的丛林肉交易曾引发多起疫情暴发。

若曾前往疫区或接触疑似病例,出现发热、出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隔离。处理患者体液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及护目镜,接触后需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清洁。避免接触野生动物,肉类食品应充分加热,从源头阻断传播链。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