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艾司唑仑片是否对肝脏有损害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艾司唑仑片作为苯二氮䓬类药物,在常规剂量下对肝脏的损害风险较低,但长期使用或存在肝功能异常时可能增加肝脏负担。药物不良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具体影响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判断。

1、代谢途径

艾司唑仑片主要在肝脏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代谢,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对于健康人群,短期规范用药通常不会造成显著肝损伤,但肝功能不全者可能因代谢能力下降导致药物蓄积。

2、潜在肝损伤风险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研究显示,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肝酶异常风险,但多数病例在停药后可逐渐恢复。2015年《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指出,镇静催眠药导致的肝损伤约占全部药物性肝损伤的3%-5%。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慢性肝病患者需谨慎使用该药物,必要时应调整剂量或选择其他代谢途径不同的药物。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应禁用。用药期间建议每3-6个月监测肝功能指标,特别是合并使用其他肝毒性药物时。

使用艾司唑仑片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用药期间如出现食欲减退、右上腹不适或皮肤黄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对于存在基础肝病的患者,医生可能推荐劳拉西泮等不经肝脏代谢的苯二氮䓬类药物作为替代选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