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其作用主要包括促进褪黑素合成、调节神经递质、缓解焦虑情绪、维持昼夜节律以及改善睡眠深度等。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1、促进褪黑素合成
色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是合成血清素的重要原料,而血清素可进一步转化为褪黑素。褪黑素作为调节睡眠周期的关键激素,可能帮助缩短入睡时间并改善睡眠结构。研究显示,适量补充色氨酸可能提升褪黑素水平,但需通过正常饮食或医学指导摄入。
2、调节神经递质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够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部分氨基酸如甘氨酸可通过增强GABA活性,帮助缓解大脑过度活跃状态,从而促进放松和睡眠。但神经递质调节机制复杂,单纯补充氨基酸的效果有限。
3、缓解焦虑情绪
部分氨基酸参与5-羟色胺等“快乐激素”的合成,可能通过调节情绪间接改善睡眠质量。例如,L-茶氨酸存在于绿茶中,可能通过增加α脑电波活动产生镇静作用。然而情绪因素仅为影响睡眠的多个环节之一,需与其他调节手段协同作用。
4、维持昼夜节律
氨基酸代谢与生物钟基因表达存在关联。动物实验发现,某些氨基酸摄入时间可能影响昼夜节律相关蛋白的活性,从而调节睡眠-觉醒周期。但这种作用在人体中的实际效果仍需更多临床验证。
5、改善睡眠深度
甘氨酸可能通过降低核心体温和调节NMDA受体活性,延长深度睡眠阶段。有小型研究表明睡前补充甘氨酸可减少夜间觉醒次数,但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人群,建议优先通过规律作息、调节光照、适度运动等方式改善睡眠。若考虑补充氨基酸类膳食补充剂,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摄入或依赖。合并慢性疾病者需特别注意药物与营养素的相互作用,不建议自行盲目使用功能性补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