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形成的原因通常包括外伤、感染、手术切口以及个体因素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皮肤修复异常,形成瘢痕组织。
1、外伤
皮肤受到切割伤、烧伤或挫伤等物理损伤时,真皮层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断裂,机体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胶原沉积紊乱,形成隆起性瘢痕。此类损伤后需及时清创,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2、感染
创面发生细菌感染时,炎症反应持续刺激会导致肉芽组织过度生长。常见于痤疮继发感染、外伤污染等情况。早期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若已形成瘢痕可配合硅酮凝胶治疗。
3、手术切口
外科手术造成的皮肤全层损伤在愈合过程中,切口两侧的机械张力会刺激胶原合成。关节部位或胸骨前区的手术切口更易形成增生性瘢痕。术后可遵医嘱使用积雪苷霜软膏,配合减张器治疗。
4、个体因素
瘢痕体质者由于TGF-β等细胞因子分泌异常,轻微损伤即可引发瘢痕疙瘩。遗传因素如COL1A1基因突变也会影响胶原代谢,这类人群需特别注意预防皮肤损伤。
日常应注意避免搔抓伤口,外伤后及时消毒处理。瘢痕增生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等药物,必要时通过激光或手术干预。若瘢痕出现疼痛、瘙痒或快速增大,建议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