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瘢痕修复后如何避免感染?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瘢痕修复后避免感染通常需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刺激、注意饮食调整、定期换药以及观察症状等。感染可能影响瘢痕愈合效果,需综合采取防护措施。

1、保持清洁干燥

瘢痕修复后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温和消毒剂清洗表面,去除分泌物和结痂。清洗后用无菌纱布轻轻吸干水分,遵医嘱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避免使用酒精直接擦拭,以防刺激新生皮肤组织。

2、避免局部刺激

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瘢痕部位避免接触化妆品、汗液或污染物。修复后2周内禁止抓挠或强行剥离痂皮,外出时使用防晒霜或物理遮挡,防止紫外线导致色素沉着。若进行激光修复,需按疗程间隔治疗。

3、饮食调整

恢复期需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鱼肉、西兰花等,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避免辛辣食物、酒精以及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防止引发局部红肿或瘙痒症状加重感染风险。

4、定期换药

术后遵医嘱每1-3天更换敷料,观察瘢痕愈合情况。若使用硅酮类贴片或压力疗法,需每日清洁后重新贴敷。开放性伤口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促进修复。

5、观察感染症状

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渗液增多或异味,可能提示感染。可先使用碘伏消毒并外涂夫西地酸乳膏,若伴有发热需及时就医进行脓液培养,根据结果口服头孢克肟片或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治疗。

瘢痕修复后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术后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若瘢痕位于关节等易活动部位,需适当限制运动幅度。出现异常渗血、持续疼痛或愈合延迟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