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修复手术的并发症通常包括感染、血肿、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以及感觉异常等。术后需密切观察恢复情况,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1、感染
手术创口若未妥善护理或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化脓。轻微感染可通过加强消毒和局部抗生素软膏处理,严重时需口服抗生素或切开引流。
2、血肿
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活动过度可能引发皮下血肿,表现为肿胀和局部青紫。小血肿可自行吸收,较大血肿需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以防止复发。
3、增生性瘢痕
部分患者因体质原因或术后张力过大,可能在切口处形成隆起性瘢痕。早期可通过硅胶贴片、激素注射或激光干预抑制增生,顽固性瘢痕需二次手术修复。
4、色素沉着
皮肤愈合过程中黑色素细胞异常活跃可能导致局部颜色加深,尤其在紫外线暴露后更明显。严格防晒、使用美白类外用药膏可逐步改善,激光治疗对顽固性色沉有效。
5、感觉异常
手术可能损伤皮下神经末梢,导致切口周围麻木或刺痛感。多数患者3-6个月神经可自行修复,持续感觉障碍需神经营养药物或物理治疗干预。
术后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或牵拉伤口。拆线后及时使用减张胶布或弹力绷带,定期复诊评估恢复情况。若出现持续红肿渗液、剧烈疼痛或瘢痕异常增生,建议立即返院检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