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初期可能出现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皮疹以及肌肉关节痛等症状,这些表现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且具有自限性。若存在高危接触史并出现类似症状,需及时进行医学检测。
1、发热
艾滋病病毒急性感染期常引起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3-38.5℃之间,可能伴随畏寒但较少出现寒战,发热持续时间通常为1-2周,常规退热药物效果有限。
2、咽痛
约60%感染者会出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咽喉灼痛,吞咽时加重,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但无典型化脓性分泌物。
3、淋巴结肿大
主要累及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直径多超过1cm,呈对称性、无痛性肿大,触诊质地较韧,活动度良好,肿大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4、皮疹
躯干部位易出现红色斑丘疹,直径约0.5-1cm,不伴明显瘙痒,按压可褪色,皮损多在7-10天内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色素沉着或瘢痕。
5、肌肉关节痛
病毒血症可能引发四肢近端肌肉酸痛,关节疼痛以膝关节、腕关节多见,活动时症状加重,通常不伴关节肿胀或晨僵现象。
出现上述症状且近期有高危行为者,建议在窗口期后进行HIV抗体检测。日常应注意避免血液和体液接触,使用安全保护措施,确诊后需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