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穴的定位通常需要结合体表标志和骨性结构进行综合判断。通过触摸颅骨骨缝可辅助确定该穴位,具体操作时需保持患者端坐位,头部保持正中位。操作者双手拇指沿矢状缝向顶部滑动,触及顶骨与额骨交界处的冠状缝后,沿中线向后移动约两横指宽度,可触及凹陷的骨缝交汇点。
在触诊过程中需注意区分不同颅骨间的骨缝结构,矢状缝位于头顶正中央的矢状线上,冠状缝横贯额骨与顶骨之间。当手指触及顶骨最高点后,向后方约1.5厘米处可感受到轻微凹陷,此处即为顶骨间骨缝与矢状缝的交汇区域,配合两侧耳尖连线的中点定位法,能更准确确认百会穴位置。
实际操作时建议配合体表测量法进行验证,前发际中点至后发际中点为12寸,前发际至百会穴约为5寸。触诊过程中应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用力按压造成不适,对于发际线不明显的个体,可结合眉间至枕外隆突的连线进行辅助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