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玻璃纤维暴露后需注意哪些症状?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玻璃纤维暴露后可能引发皮肤刺激、呼吸道不适、眼部症状、过敏反应以及长期健康影响,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快脱离暴露环境并寻求医疗帮助。

1、皮肤刺激

玻璃纤维接触皮肤后,其微小纤维可能造成机械性刺激,部分人群会因化学物质释放引发接触性皮炎。症状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瘙痒、灼热感,严重时可出现丘疹或荨麻疹。接触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避免抓挠加重症状,衣物需单独清洗去除纤维残留。

2、呼吸道不适

吸入玻璃纤维粉尘会刺激上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咽部异物感或胸闷。长期暴露可能引发支气管炎,出现持续性干咳、呼吸不畅等症状。工作中接触时应佩戴N95口罩,保持作业环境通风,若出现气促或喘息需急诊处理。

3、眼部症状

纤维进入眼睛会引起异物感、流泪和结膜充血。强行揉眼可能导致角膜划伤,表现为剧烈疼痛和畏光。建议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15分钟,必要时使用荧光素染色检查角膜损伤情况。

4、过敏反应

部分易感人群接触后可能出现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性皮疹、血管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暴露后30分钟内,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监测生命体征,既往有过敏史者应避免接触。

5、长期健康影响

职业性长期暴露可能增加尘肺病风险,胸部CT可见弥漫性纤维化改变。动物实验显示高浓度暴露与肺部肿瘤相关,但人类流行病学证据尚不充分。建议从事相关行业者每年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胸部影像学筛查。

暴露后应及时用胶带粘除皮肤表面残留纤维,换下的衣物需密封处理。若出现持续咳嗽超过48小时、进行性呼吸困难或视力下降,应立即到呼吸科或眼科就诊。从事玻璃纤维生产或施工的人员应配备防护服、护目镜和正压式呼吸器,工作结束后彻底淋浴清洁身体。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