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损听力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助听装置、日常防护以及高压氧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方法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
1、药物治疗
若听力损伤由感染或炎症引起,需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例如细菌性中耳炎可选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突发性耳聋常使用甲钴胺片、泼尼松片等神经营养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病毒感染时可能应用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
2、手术治疗
传导性耳聋患者可通过鼓膜修补术、听骨链重建术恢复声音传导功能。对于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术可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术后需配合语言康复训练。
3、助听装置
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者建议验配数字编程助听器,该设备能根据听力曲线自动增益补偿。对于单侧耳聋患者,可考虑骨导式助听器通过颅骨振动传递声波至健侧耳蜗。
4、日常防护
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噪音时应佩戴降噪耳塞,定期进行职业性听力检查。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耳毒性药物,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建议每年进行听力筛查,特别是老年人群。
5、高压氧治疗
适用于突发性耳聋早期(72小时内),通过提高血氧分压促进内耳毛细胞修复。治疗需在专业高压氧舱进行,通常每天1次,连续10-15次为1疗程。
日常需注意避免用力擤鼻、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若出现耳鸣加重、耳闷胀感或听力骤降等情况,应及时到耳鼻喉科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测。药物使用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