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时可通过调整环境、保持正确姿势、适当冷敷或热敷、放松身心以及避免用脑过度等方式进行正确休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调整环境
建议选择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休息,避免强光、噪音等刺激。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若因空气不流通引发头疼,可适当开窗通风。
2、保持正确姿势
休息时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压迫颈部,可选择平躺并将头部垫高15-30度。坐姿休息时可使用颈椎枕支撑颈部,保持脊柱自然生理曲度,减轻肌肉紧张引发的血管性头疼。
3、适当冷敷或热敷
紧张性头疼可用40℃左右热毛巾敷颈部或肩部10-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偏头痛发作时可选择冷敷前额或太阳穴,每次不超过20分钟,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4、放松身心
闭目养神时配合腹式呼吸,吸气4秒、屏气2秒、呼气6秒的节奏有助于缓解神经紧张。听轻音乐或进行冥想练习,可使α脑电波增加,降低疼痛敏感度。
5、避免用脑过度
暂停阅读、电子设备使用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建议闭目休息30-60分钟,期间可配合轻柔按摩太阳穴,用指腹以每分钟60次频率顺时针按揉。
出现持续性剧烈头疼、伴随呕吐或意识改变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有头疼病史者应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