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无法通过自我诊断明确病情,但可以通过观察症状、体征及病史进行初步判断。若怀疑患有该病,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常见的自我观察方法包括晨僵、关节肿胀、疼痛特点等。
1、晨僵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出现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感,持续时间通常超过1小时。这种现象可能累及手指、腕部等小关节,活动后逐渐缓解。晨僵程度与病情活动度相关,需注意记录僵硬时间和部位。
2、关节肿胀
受累关节可能出现对称性肿胀,常见于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自我检查时可对比双手相同关节,观察是否存在红肿、皮温升高等表现。肿胀关节按压时可能出现压痛,但需注意与外伤肿胀区分。
3、疼痛特点
疾病多表现为持续性关节疼痛,夜间和休息后可能加重。典型症状包括多关节同时受累,且呈对称分布。疼痛可能伴随关节活动受限,如握拳困难、手腕旋转障碍等,日常活动如拧毛巾、开门可能受阻。
类风湿关节炎的确诊需结合血液检查(如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和影像学检查。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6周以上,特别是伴有疲劳、低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延误规范治疗可能加重关节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