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患者减轻水肿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卧床休息、控制血压以及透析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案。
1、调整饮食
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适当减少饮水量,尤其是尿量明显减少时,可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平衡水分。优质蛋白摄入量建议0.6-0.8g/kg/天,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易吸收的动物蛋白。
2、药物治疗
常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促进水分排出,使用时需监测电解质水平。若存在低蛋白血症,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伴有肾功能减退者需谨慎使用螺内酯片等保钾利尿剂。
3、卧床休息
平卧位可增加肾血流量约20%-30%,促进尿液生成。建议每日保持10-12小时卧床休息,抬高下肢15-20度帮助静脉回流,配合间歇性气压治疗效果更佳。
4、控制血压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既能降压又能降低尿蛋白。血压控制目标建议≤130/80mmHg,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至140/90mmHg。
5、透析治疗
当出现急性肾损伤、血肌酐大于442μmol/L或严重高钾血症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体内多余水分。每周透析2-3次,每次超滤量控制在体重的3%-5%之间。
患者需每日晨起空腹称重,监测体重变化不超过0.5kg/天。注意观察眼睑、足踝等部位水肿程度,若出现呼吸困难或尿量持续减少应及时就诊。所有治疗方案需经肾内科医生评估后实施,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透析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