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神经衰弱患者为何常有心悸感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神经衰弱患者常有心悸感,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睡眠障碍、心理因素、躯体疾病以及药物影响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1、交感神经兴奋

神经衰弱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能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引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时心脏受交感神经支配增强,容易出现心率加快、心搏增强等心悸表现。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普萘洛尔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调节心率。

2、睡眠障碍

神经衰弱常伴有入睡困难、多梦等睡眠问题,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失衡。患者可能出现夜间或晨起时心悸、胸闷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地西泮片、劳拉西泮片等改善睡眠质量。

3、心理因素

焦虑、紧张等情绪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冠状动脉收缩。这种生理反应会使患者主观感受到心脏剧烈跳动,伴有呼吸急促等症状。心理治疗联合艾司唑仑片等抗焦虑药物可有效缓解。

4、躯体疾病

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躯体疾病。甲亢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可直接增强心肌兴奋性,贫血会导致心脏代偿性搏动增强,这些都会加重心悸症状。需针对原发病使用甲巯咪唑片或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治疗。

5、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含咖啡因的镇痛药、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可能产生心悸副作用。此类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更换为对心脏影响较小的替代药物。

神经衰弱患者若持续出现心悸症状,建议进行心电图、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特别是β受体阻滞剂等心血管药物需逐步减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