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可能对缓解轻度关节疼痛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无法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其效果因人而异,具体需结合疼痛原因及病情程度判断。
鼠曲草在民间常被用于缓解风湿性关节不适。中医认为其具有祛风除湿的特性,可能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现代研究显示,鼠曲草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相关临床证据尚不充分。对于因受凉、过度劳累引发的轻度关节酸痛,在医生指导下配合热敷等物理疗法使用可能见效。
但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病理性关节疼痛需规范治疗。这类疾病多伴有滑膜增生、尿酸结晶沉积等病理改变,单纯使用鼠曲草难以控制病情进展。特别是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或晨僵超过30分钟时,应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临床常用治疗方案包括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氨蝶呤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镇痛及免疫调节药物,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日常可配合适度关节功能锻炼,注意防寒保暖。若使用鼠曲草外敷后出现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长期关节不适者建议完善血沉、C反应蛋白及关节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