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大便时出血原因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大便时出血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但更多是由痔疮、肛裂或肠道炎症等疾病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若存在持续性出血或伴随其他症状,需警惕肠道息肉或肿瘤的可能性。

1、痔疮

痔疮是肛周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排便时粪便摩擦可能导致痔核表面破损出血,血液通常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患者可能伴有肛门疼痛、瘙痒或肿块脱出等症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马应龙痔疮膏、太宁栓、云南白药痔疮膏等药物缓解症状。

2、肛裂

干硬粪便通过时造成肛管皮肤撕裂,出血量较少且伴有排便剧痛,血液常呈鲜红色。急性期可通过高锰酸钾坐浴促进愈合,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慢性顽固性肛裂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肠道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会引起肠道黏膜损伤出血,血液多与黏液混合呈暗红色,常伴有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通常需遵医嘱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奥沙拉嗪钠胶囊等药物控制炎症。

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黑便、消瘦、贫血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肠镜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蹲,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孕妇及哺乳期患者应主动告知医生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