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炎症的治疗药物通常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以及抗生素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由医生指导选择。
1、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这类药物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其通过抑制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减轻腹痛、腹泻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嗪肠溶片、奥沙拉嗪钠胶囊等,需遵医嘱按疗程服用。
2、糖皮质激素
对于中重度或急性发作的肠道炎症,如克罗恩病,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此类药物通过快速抑制免疫反应控制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需严格遵循剂量调整。
3、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片、环孢素软胶囊等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的患者。它们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肠道炎症反复发作,但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
4、生物制剂
英夫利昔单抗注射液、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等靶向抑制肿瘤坏死因子,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重症或复杂病例。这类药物起效较快,但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用药前需筛查结核等潜在感染。
5、抗生素
甲硝唑片、环丙沙星片等主要用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如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或肛周脓肿。需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若出现持续腹痛、血便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肠镜、血液检查等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患者切勿自行购药或调整剂量,以免掩盖病情或引发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