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吃止泻药、止吐药、益生菌、抗生素以及解痉药等进行治疗,但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该病多由感染、食物中毒等因素引发,需对因对症处理。
1、止泻药
患者出现腹泻症状时,可选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药物。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内毒素和水分,减少腹泻次数;洛哌丁胺通过抑制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滞留时间,但细菌感染性腹泻需慎用。
2、止吐药
频繁呕吐者可短期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促进胃排空,但需注意甲氧氯普胺可能导致锥体外系反应,儿童孕妇应谨慎使用。
3、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可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活菌制剂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用热水送服以免灭活菌群。
4、抗生素
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克肟等。病毒性感染无需使用抗生素,滥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5、解痉药
腹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通过阻断M胆碱受体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急性胃肠炎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特别是抗生素和解痉药存在较多禁忌证。治疗期间应配合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和病原学治疗。日常注意饮食卫生,恢复期宜选择低脂、低纤维的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