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大便出血是肠炎引起的吗?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大便出血可能与肠炎有关,但也可能是痔疮、肛裂、肠道息肉或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常见原因包括痔疮、肛裂、肠炎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痔疮

痔疮是肛周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排便时粪便摩擦可能导致痔核表面破损出血,血液通常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可能伴随肛门疼痛、瘙痒或肿胀感。一般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手术切除。

2、肛裂

长期便秘或排便用力过度可能导致肛管皮肤撕裂,表现为排便时剧烈疼痛和少量鲜红色出血,血液常呈点滴状或擦拭时沾染手纸。可通过温水坐浴、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或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症状,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改善便秘。

3、肠炎

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炎症可能引起肠黏膜充血糜烂,导致黏液脓血便,常伴随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头孢克肟片、美沙拉嗪肠溶片、蒙脱石散等药物,同时需补液防止脱水。

4、肠道息肉或肿瘤

结直肠息肉或恶性肿瘤可能因组织溃破引发暗红色血便,血液常与粪便混合,可能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或贫血。此类情况需通过肠镜检查明确性质,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恶性肿瘤需手术结合放化疗。

若出现反复便血、黑便或柏油样便,建议尽早到消化内科就诊,完善肛门指检、粪便隐血试验及结肠镜检查。日常需避免辛辣饮食,保持规律作息,便后注意清洁肛周皮肤,但切勿自行使用止血药物掩盖症状,以免延误器质性疾病的诊治时机。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