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慢性肠炎如何缓解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肠炎患者可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因制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饮食调理

患者日常需选择易消化、低纤维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可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日4-6餐,每次摄入量控制在200-300克。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腹泻严重时可饮用含钠、钾的补液盐。

2、药物治疗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炎症性肠病常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腹泻严重者可使用蒙脱石散,肠道菌群失调者可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腹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匹维溴铵片解痉。

3、物理治疗

腹部疼痛发作时可用40-45℃热水袋热敷,每次15-20分钟。肠痉挛患者可采用顺时针腹部按摩,配合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每日1-2次,需注意避免高温烫伤。

4、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者可用参苓白术散,湿热蕴结型适用葛根芩连汤。针灸常取足三里、天枢、中脘等穴位,每周3次,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中药灌肠疗法常用白头翁、黄连等煎剂,保留灌肠30分钟。

5、手术治疗

对于并发肠穿孔、肠梗阻或癌变的患者,需行病变肠段切除术。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出血者可能需行全结肠切除,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手术前后需加强营养支持,维持血红蛋白>100g/L。

慢性肠炎患者应定期复查肠镜及大便常规,病程超过10年者需警惕癌变风险。治疗期间需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避免自行停用激素类药物。若出现持续便血、体重下降超过10%或夜间痛醒等情况,应立即就医进行系统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