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心肺复苏时潮气量一般为400-600毫升,具体需根据是否建立高级气道、患者体型等因素调整。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并配合规范胸外按压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进行心肺复苏时,若未建立高级气道(如气管插管),每次人工呼吸的潮气量应控制在400-600毫升,持续时间约1秒,使胸廓有可见起伏即可。过度通气可能导致胃胀气、反流误吸,同时会增加胸内压影响静脉回流,降低心输出量。如已建立高级气道,可采用持续氧气供给的机械通气,潮气量可维持在500-600毫升,通气频率调整为每分钟10次,此时无需与胸外按压同步。对于存在肺损伤或气道阻塞等特殊情况,需根据患者胸廓起伏幅度和血氧饱和度动态调整。
进行心肺复苏时应优先保证胸外按压质量,按压深度需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钟。施救者需每2分钟轮换按压人员以防疲劳。建议公众定期参加急救培训课程,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技巧和按压手法。若发现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应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并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