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度数一般以300度作为划分界限,300~600度通常属于中度近视范围。近视程度主要根据屈光度数进行分类,不同度数对视力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
1、低度近视
低度近视指300度以内的近视,此类患者裸眼视力下降相对较轻,日常活动可能仅需在特定场景佩戴眼镜。但长期未矫正可能加速眼轴增长,尤其是青少年需定期监测视力变化。
2、中度近视
300~600度的近视被定义为中度,此时眼轴长度已达24~26mm,眼底可能出现弧形斑等器质性改变。患者需要全天佩戴矫正眼镜,发生视网膜裂孔、玻璃体混浊等并发症的风险较常人增加2-3倍。
3、高度近视
超过600度的近视属于高度近视范畴,这类患者眼轴长度超过26mm,常伴有脉络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等病变,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概率较正常眼高6-8倍,是致盲性眼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建议近视患者每年进行散瞳验光及眼底检查,特别是中高度近视人群应避免剧烈碰撞性运动。日常需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佩戴合适度数的矫正眼镜或角膜接触镜,必要时可考虑屈光手术改善视力。高度近视者若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