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药物有哪些?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以及抗酸剂等类型,需根据病情遵医嘱选择。以下为具体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1、质子泵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显著减少胃酸分泌。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等,能有效缓解烧心、反酸症状,促进食管黏膜修复。

2、H2受体阻滞剂

通过阻断组胺H2受体,抑制基础胃酸和夜间胃酸分泌。常用药物有雷尼替丁胶囊、法莫替丁片等,适用于轻症患者或作为维持治疗,但抑酸持续时间较质子泵抑制剂短。

3、促胃肠动力药

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可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加速胃排空,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频率。常与其他抑酸药物联合使用,改善腹胀、嗳气症状。

4、黏膜保护剂

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液等药物能在食管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中和胆酸并吸附胃蛋白酶,减轻黏膜损伤。适用于伴随糜烂或溃疡的患者。

5、抗酸剂

氢氧化铝凝胶、碳酸氢钠片等能快速中和胃酸,缓解急性发作时的烧灼感,但作用时间较短,多作为临时对症治疗。

患者需避免摄入咖啡因、高脂食物,餐后保持直立位,夜间睡眠抬高床头。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疗程,质子泵抑制剂常规疗程为8周,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维持治疗。若出现吞咽疼痛、呕血或体重减轻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胃镜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