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肝昏迷患者为何会出现精神错乱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肝昏迷患者出现精神错乱主要与肝脏代谢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毒性物质蓄积有关,常见原因包括氨中毒、神经递质异常、电解质紊乱以及其他代谢产物堆积等。这些因素共同干扰脑细胞正常功能,引发意识障碍。

1、氨中毒

肝脏是代谢氨的主要器官,当肝功能衰竭时,血氨水平升高。过量的氨可穿透血脑屏障,抑制脑细胞能量代谢,干扰三羧酸循环,导致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及脑水肿。患者可能出现嗜睡、定向力障碍等症状。治疗可选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等药物降低血氨。

2、神经递质异常

肝功能异常时,芳香族氨基酸代谢受阻,假性神经递质如苯乙醇胺增多,同时γ-氨基丁酸(GABA)系统活性增强。这种递质失衡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传导,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等症状。临床常用支链氨基酸注射液、精氨酸葡萄糖注射液调节氨基酸平衡。

3、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失衡会直接影响神经细胞膜电位,特别是严重低钠(血钠小于125mmol/L)可引起脑细胞水肿。静脉输注氯化钠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等药物可纠正离子紊乱,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4、其他代谢产物堆积

硫醇、短链脂肪酸等物质在体内蓄积,可破坏神经元细胞膜结构,抑制Na⁺-K⁺-ATP酶活性,导致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浆置换能有效清除相关毒性物质。

患者出现精神异常时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氨检测、脑电图监测等检查,并规范使用乳果糖、利福昔明片等药物。需注意避免自行使用镇静类药物,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