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幻想症患者为何会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幻想症患者出现不切实际的想法可能与神经递质失衡、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脑结构异常以及药物影响等原因有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患者对现实的感知和判断出现偏差。

1、神经递质失衡

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会影响大脑信息处理能力。研究表明,多巴胺系统过度活跃可能导致大脑错误解读感官信息,使患者无法区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从而产生与现实脱节的幻想内容。

2、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史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特定基因如COMT基因的变异会影响神经递质代谢,这种遗传易感性可能通过影响前额叶皮层功能,降低患者对思维内容的逻辑判断能力。

3、心理社会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或慢性压力可能诱发症状。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会持续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皮质醇水平异常,这种应激状态可能削弱大脑对现实检验的能力,促使患者通过幻想逃避现实困境。

4、脑结构异常

影像学研究显示患者颞叶和额叶体积存在改变。海马体萎缩可能影响记忆整合功能,而前额叶皮层活动降低会削弱执行控制能力,这些结构异常共同导致患者无法有效过滤不合理思维。

5、药物或物质影响

苯丙胺类等精神活性物质可能诱发症状。这类物质通过干扰多巴胺再摄取过程,导致突触间隙神经递质浓度异常升高,可能暂时性破坏大脑正常的信息处理机制,产生与现实不符的感知体验。

当出现持续性幻想症状时,建议及时前往精神专科医院进行系统评估。规范化的治疗方案通常包含药物治疗配合认知行为疗法,家属应避免与患者争辩其妄想内容,保持适度关注的同时,帮助患者维持规律作息和社交活动。定期复诊有助于医生根据症状变化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