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肠息肉肠镜检查后如何处理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肠息肉肠镜检查后的处理方式通常包括观察不适症状、病理检查、饮食调整、药物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法。

1、观察不适症状

肠镜检查后需观察是否出现腹痛、腹胀、便血等异常情况。若出现轻微不适,可能与检查时气体残留或黏膜刺激有关,一般可自行缓解。若腹痛持续加重或出血量较大,需及时就医处理。

2、病理检查

若肠镜检查时已切除息肉,需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结果可明确息肉性质,如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有助于判断癌变风险,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3、饮食调整

检查后2-4小时可先饮温水,无不适后可进食米汤、粥类等流质食物,24小时后逐渐过渡到低渣饮食。1周内避免辛辣刺激、油炸及高纤维食物,以防刺激肠道创面。

4、药物治疗

若存在感染风险,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预防感染。若有少量渗血,可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凝血酶冻干粉等止血药物,但需排除活动性出血。

5、定期复查

腺瘤性息肉患者需每1-3年复查肠镜,增生性息肉可适当延长至3-5年。多发息肉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需缩短复查间隔并监测肿瘤标志物。

肠息肉处理后应避免剧烈运动1周,保持大便通畅。若出现发热、持续便血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诊。日常需减少红肉摄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以降低肠息肉复发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