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的判定通常依据血压测量值、临床症状、病史以及相关检查结果。若血压持续偏低并伴随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血压测量值
低血压的判定主要基于血压测量结果。正常成人血压通常为收缩压9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若收缩压低于90mmHg和(或)舒张压低于60mmHg,可初步判定为低血压。但需多次测量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值,排除因体位变化、测量误差等造成的暂时性血压下降。
2、临床症状
低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尤其在体位改变时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严重时可能伴随心悸、冷汗、晕厥等表现。这些症状与脑部供血不足相关,需结合血压测量结果综合判断。
3、病史和潜在病因
需了解患者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脱水或营养不良等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抗抑郁药等也可能导致继发性低血压。医生会通过问诊和检查排除贫血、感染、过敏等诱因,必要时进行心电图、血液生化等辅助检查。
若出现持续性低血压或相关症状,建议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保持适当的水分和盐分摄入。日常可监测血压变化并记录,就诊时提供详细数据供医生参考。明确病因后,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切勿自行使用升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