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是否有效减重需根据个体情况判断,通常需在医生指导下针对特定人群使用。对于单纯性肥胖且能坚持健康管理的人群,药物可能起到辅助作用,但存在局限性。
目前临床使用的减肥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或胃肠道系统。奥利司他通过抑制脂肪酶减少脂肪吸收,利拉鲁肽可调节食欲中枢增加饱腹感,安非他酮/纳曲酮复方制剂通过调节多巴胺系统影响进食行为。这些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可使体重下降3%-10%,但个体差异显著,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平台期。
使用减肥药需严格遵循适应证,我国批准用于BMI≥28kg/m²或≥24kg/m²伴有代谢异常者。用药期间需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可能引发胃肠道反应、头痛、便秘等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停药后存在体重反弹风险。
建议有减重需求者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每日减少500-750千卡热量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强度运动。若3-6个月体重下降未达5%,可经内分泌科医生评估后考虑药物辅助。任何减肥方案都应建立在安全、可持续的基础上,避免盲目使用药物造成健康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