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鱿鱼食用风险有哪些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鱿鱼作为常见的海鲜食材,食用时需警惕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重金属蓄积等风险。合理处理食材并选择新鲜产品,可降低相关风险。

1、过敏反应

鱿鱼含有组胺及特定蛋白质成分,部分人群食用后可能引发皮肤瘙痒、荨麻疹、嘴唇肿胀等过敏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既往有海鲜过敏史者需谨慎尝试。

2、寄生虫感染

未充分加热的鱿鱼可能携带异尖线虫等寄生虫,生食或半生食用后可能导致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日本料理中的鱿鱼刺身等生食方式需选择经过-20℃以下冷冻处理的合规产品。

3、重金属蓄积

作为海洋生物,鱿鱼可能通过食物链富集汞、镉等重金属,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和肾脏功能。建议孕妇、儿童等敏感人群控制食用量,每周摄入不超过200克。

日常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新鲜鱿鱼,充分加热至中心温度达75℃以上再食用。若进食后出现剧烈腹痛、呕吐或全身性皮疹,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特殊人群可进行过敏原检测后科学调整饮食结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