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具有储存胆汁、浓缩胆汁、排出胆汁、调节胆道压力以及参与消化吸收等作用。其功能与胆汁的代谢和脂肪消化密切相关。
1、储存胆汁
肝脏持续分泌胆汁,在非消化期间,胆汁通过胆总管进入胆囊储存。胆囊的弹性囊状结构可容纳约40-70毫升胆汁,为后续消化过程提供储备。
2、浓缩胆汁
胆囊黏膜通过主动吸收胆汁中的水分和电解质,使胆汁浓缩5-10倍。这种浓缩机制可提高胆汁中胆盐、胆固醇等成分的浓度,增强其消化效能。
3、排出胆汁
进食后胆囊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产生节律性收缩,将浓缩胆汁经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收缩过程受胆囊收缩素调控,约3-5分钟内可排出70%以上储存胆汁。
4、调节胆道压力
胆囊通过储存和释放胆汁的缓冲作用,维持胆道系统压力在7-15cmH₂O的安全范围。这种压力调节可防止肝内外胆管因压力过高发生破裂或胆汁反流。
5、参与消化吸收
排入肠道的胆汁能乳化脂肪,促进胰脂肪酶分解三酰甘油。同时协助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其中维生素K对凝血因子合成尤为重要。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长期空腹或高脂饮食,有助于维护胆囊正常功能。若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或脂肪泻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胆囊状态。胆囊相关疾病的治疗需由消化科医师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