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长期缺乏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常见的疾病包括营养不良性水肿、免疫力下降、肌肉萎缩、儿童发育迟缓以及肝脏相关疾病等。
1、营养不良性水肿
血浆中的白蛋白负责维持血液渗透压。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时,血液中白蛋白浓度降低,导致液体从血管渗入组织间隙,表现为眼睑、下肢等部位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腹腔积液。
2、免疫力下降
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均由蛋白质构成。缺乏时会削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表现为反复感冒、伤口愈合缓慢,甚至增加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风险。
3、肌肉萎缩
肌肉组织的合成需要充足氨基酸供应。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肌蛋白分解加速,出现四肢肌肉松弛、力量减弱,老年人可能出现少肌症,影响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4、儿童发育迟缓
处于生长期的儿童对蛋白质需求较高。长期缺乏会造成身高体重增长滞后,认知功能发育受损,严重者可能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夸希奥科病)。
5、肝脏疾病
肝脏合成载脂蛋白需要蛋白质原料。严重缺乏时,肝脏无法正常转运脂肪,可能诱发脂肪肝,表现为肝区不适、肝功能异常,长期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
日常应注意摄入鱼肉蛋奶、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8-1.2g。若出现不明原因水肿、频繁感染或体重异常下降,建议及时到营养科或内科就诊,通过血液白蛋白检测、人体成分分析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盲目补充蛋白粉等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