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低烧可能是哪些疾病的信号?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低烧可能是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信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感染性疾病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低烧的常见原因,例如呼吸道感染可能伴随咽痛、咳嗽,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尿频、尿痛。患者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奥司他韦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同时需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

2、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引起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长期低烧,通常伴有关节肿痛、皮疹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甲氨蝶呤片、泼尼松片、来氟米特片等药物调节免疫反应,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3、肿瘤

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可能以持续低烧为首发症状,常伴随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等表现。此类疾病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治疗方法包括化疗药物注射、靶向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4、结核病

肺结核患者多表现为午后低热,伴有咳嗽、咯血、乏力等症状,确诊需结合胸部CT和痰培养。治疗通常采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疗程需持续6个月以上。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代谢亢进,出现低烧伴心悸、手抖、体重减轻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必要时需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若出现持续低烧超过1周,尤其伴随消瘦、夜间盗汗等症状,建议尽快到感染科或内科就诊。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必要时完善肿瘤标志物筛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期间应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掩盖症状,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规范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