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血症患者的日常护理需要从氧疗管理、体位调整、呼吸道维护、生命体征监测以及饮食调理等方面综合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缺氧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氧疗管理
家庭氧疗是基础护理措施,需根据医嘱调整氧流量和吸氧时间。建议使用制氧机或氧气瓶供氧,鼻导管吸氧时流量通常为1-3L/min。夜间睡眠时可适当延长吸氧时间,外出活动建议携带便携式氧气设备。需定期清洁湿化瓶,防止细菌滋生。
2、体位调整
保持半卧位或高枕卧位,床头抬高30-45度,有利于膈肌下移增加肺通气量。呼吸困难发作时可采用前倾坐位,利用床边桌支撑身体。每2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预防压疮和肺不张。
3、呼吸道维护
每日进行2-3次叩背排痰,从下往上、由外向内叩击背部。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训练。痰液粘稠者可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必要时使用电动吸痰器辅助排痰。
4、体征监测
每日早晚各测量1次血氧饱和度,正常值应维持在95%以上。记录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发现指端发绀、呼吸频率>30次/分或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时需立即就医。
5、饮食调理
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1.5g/kg体重。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限制产气食物摄入,适当增加西蓝花、菠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蔬菜。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心功能不全者需控制入量。
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氧疗,避免擅自调整氧浓度。建议家庭配备血氧仪和应急氧气装置,定期清洗更换吸氧管路。患者外出时随身携带医疗信息卡,记录基础疾病和常用药物。若出现意识改变、持续胸痛或血氧快速下降等危急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